麦加朝觐

1. 穆斯林的朝觐仪式

  朝觐的义务,是伊斯兰的第五功,每一位有能力的穆斯林,在他的一生中最少必须履行一次。古兰经多 有提及哈吉 Hajj (字面的意思是 “启程前往” 一个地方,在这里是指麦加) ,在下列经文中可以看出它是 必须履行的义务∶

  “凡能旅行到天房的,人人都有为真主而朝觐天房的义务。” (古兰经3∶97)

  “你应当在众人中宣告朝觐,他们就从远道或徒步或乘着瘦驼,到你这里来。” (古兰经22∶27)

  圣训认定朝觐是每个穆斯林应尽的义务, “据伊本阿拔斯记载,安拉的使者 (愿平安归于他) 说∶伊 斯兰不许可不履行哈吉” ( Sunan 艾布达乌德卷二,454页) 。履行的适当时间只有在 Thul-Hijjah (穆斯 林历的最后一个月) 的第八、第九或第十天。

  实际的朝觐在麦加外面就已经开始了,在这里有各种各样的 mawaqit ( “停驻站” ,单数为 miqat ) ,朝觐者要换上两块条的白衣服,称为 ihram ( “禁止” 的意思,表示朝觐者正在进行神圣的仪式,禁止进 行各种活动) 。这项义务只涉及男人 - 女人只需要穿着端庄得体∶这时,朝觐者必须宣称自己准备开始哈吉 ,称为 talbiyah ( “站以待命” ) 。接下来他就说这些穆罕默德说过的话∶

  我回应你的呼召,哦!安拉!我回应你的呼召,我顺服你的指令。你没有同伴,我回应你的呼召。所有的 赞美和祝福都归于你,所有的权力都归于你,你没有同伴与你同在。 (布哈里圣训卷二,361页)

  第一部份的阿拉伯原文是 Labbaika Allahumma, Labbaik - “哦!安拉!我来在这里,我来在这里” 。 然后他进入麦加履行 tawaf ,就是 “环绕” 克尔白七次,一直逆时针围着它绕行。这个仪式被称为 tawaful- qudum ( “到达者” 的 tawaf ) ,仪式从建造在克尔白东面的著名黑色大石头处开始,我们稍后会提到更多 的细节。在这个仪式之后是 sa'y - 赛法和麦尔卧之间的一段 “奔跑” ;赛法和麦尔卧是两座小山,现在已经 划入了大清真寺管辖区域里。这个仪式是用来纪念夏甲为她儿子以实玛利 (易司马仪) 寻找水源;据传说这是 发生在这两座小山之间。她所发现的水源被认为就是在清真寺范围内、位于克尔白东面的渗渗泉。这个奔跑也必 须在这些小山之间举行七次。古兰经有一节有趣的经文提及了这个仪式∶

  “赛法和麦尔维,确是真主的标识。举行大朝或小朝的人,无妨游此两山。自愿行善者, (必得善报) ” (后面部份的中文翻译不太恰当;原文的正确翻译是:在这时或其它时间围绕着它们走的人,并不是犯罪。 ) (古兰经2∶158)

  最后一句话表明有些穆斯林相信这个行为是错误的。在圣训中,我们看到有些辅士在皈依伊斯兰之前, 是敬拜偶像麦纳特的,不像其他多神教徒在赛法和麦尔卧之间奔跑。这些人在接受伊斯兰很长时间之后,显然仍 不愿意履行这仪式,直到这节经文推荐穆斯林履行它 ( Muwatta 伊玛目马立克,171页) 。我们很难相信这个 故事有任何真实性。如果这个顾虑纯粹是一个支持偶像麦纳特的宗教偏见,为何他们在皈依伊斯兰长时间之后, 特别是当其他的穆斯林都在举行这仪式时,仍坚持不履行这仪式呢?在古兰经未认可 sa'y 之前,某些穆斯林不 愿履行 sa'y 更可能是由于另一个原因∶

  再拉鲁汀说古兰经所以启示这段经文,是因为穆罕默德的追随者对于要像拜偶像的人那样围绕着这些山有 所顾虑。但是他接纳这个古老的迷信遗俗的真正原因,似乎是因为他发现要制止这种仪式有困难… Tafsir-i- Raufi 和 Tafsir Fatah al aziz 讲述从前在这两座小山上立了两根柱子,是用来纪念真主对两个著名罪人的判 决,一个是男的叫 Asaf ,另一个是女的叫 Naila ,他们在神圣的卡斯巴犯了通奸罪。当人们堕落拜偶像时,他 们把它们当作是真主的形像来敬拜。 (怀利,古兰经综合注释,卷一,347页)

  另外一位作者讲述的这个故事稍微有点不同,他说∶ “ Asaf 和 Nayelah ,前者是一个男人的化身,而 后者则是一个女人的化身,它们也是从叙利亚与 Hobal 带来的两个偶像,一个被放置在赛法山上,另一个则被放 置在麦尔卧山上” ( Sale ,初论古兰经,22页) 。更有可能是,穆罕默德保留了在这两座小山之间奔跑的习 俗,作为他全面的采纳阿拉伯多神教朝觐典礼,使它成为伊斯兰的宗教仪式的一部份。正如这本书前面所讲述的 ,他毁坏了在麦加的偶像,却保留了朝觐的仪式。虽然这好像代表他对这个城市的居民的宽宏大量的气度,但这 却似乎让他那些来自麦地那的更踏实的年长同伴们感到不安,直到古兰经确定他们举行这些仪式是无罪的,才使 他们安心。

  圣训记录的故事似乎纯粹是为了开脱古兰经的那节棘手辞句。 ( “这节经文的最后的部份表明,一个 多神教的惯例被保存下来,并且得到认可” (利维,伊斯兰的社会结构,161页) 。但是,它的确公开承认在 赛法和麦尔卧之间奔跑的惯例是其中一种拜偶像的仪式 - 是阿拉伯人在皈依伊斯兰之前的拜偶像的仪式。

  当这些朝觐者再次回到克尔白履行 tawaf 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就前往阿赖法特山履行 wuquf (站立 ) ,那里是在麦加东面十英里的一个平原。朝觐者在这一天站在这里祷告,还要在这个平原的一个小土墩上聆 听朝觐的训诫,这个小土墩被称为 Jabalir-Rahmah ( “仁慈山” ) ,穆罕默德在临别朝觐期间在此亲自向 他的同伴讲道。

  在这天结束时,穆斯林急促再回到麦加的路上去, “当在禁寺附近纪念真主” (古兰经2∶198) ,他 们会在穆玆代里法的 “圣山” 上过夜。他们在第二天 - Yawman-Nahr ( “献祭日” ) - 继续回到麦加, 并在麦那履行 ramial-jimar ,即扔石头的仪式,我们很快会再详细地提到它。正式的朝觐以这个仪式结束, 接下来就是在麦那举行的 Eidul-Adha 古尔邦节,把一些动物献上为祭 (它是伊斯兰之前的多神教徒在朝觐结 束时的风俗习惯;但现在被说成是纪念亚伯拉罕 (易卜拉欣) 自愿献上他的儿子,穆斯林相信他就是以实玛 利 (易司马仪) ) 。随后是绕行克尔白,被称为 tawaful-wada ( 即 “告别” 的 tawaf) 。

  然后,虔诚的穆斯林会去麦地那进行一次恭敬的拜访 (一个 ziyarah ) ,穆罕默德就埋葬在这里的先 知清真寺,而旁边埋葬的是他的继承者艾布伯克尔和欧麦尔。

2. Al-Hajarul-Aswad - 黑色的石头

  在我们对穆罕默德早期生平的研究中,我们注意到一件大约发生在穆罕默德开始传教之前五年的事情, 也就是他被请求在克尔白安置黑色石头 ( al-hajarul-aswad ) 那件事。在征服麦加时,当这个神庙的所有偶 像都被摧毁的时候,这块石头却被保存下来,每一个到麦加的朝觐者都竭力效法他先知的圣行亲吻这块石头。他 们为甚么要这样做呢?一位穆斯林作者如此谈到了这个仪式∶

  穆斯林并非敬拜这块黑色的石头,只是对它的尊严表现出特别的尊敬和崇敬,他们亲吻它只是跟随先知 的榜样,为了持守他们与真主订立的约 - 顺从祂的意愿并避免违抗祂。 ( Tabbarah ,伊斯兰的精神,173页 )

  他们相信这块石头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原本是如一块水晶般清澈。 “穆斯林认为它原本是白色的,因 着人类的罪恶而变成黑色。对我而言,它像是一块普通的陨石,隐藏在一层厚厚的熔渣下面,表面非常光滑,像 涂了沥青擦亮一样” (伯顿,一个到麦地那和麦加朝觐的个人叙述,卷二,300页) 。古兰经中讲述克尔白最 初是由亚伯拉罕 (易卜拉欣) 和以实玛利 (易司马仪) 建造的(古兰经2∶125) 。据说这块石头一置入神 殿中就变成了黑色,因为它承担了那些亲吻它的人的罪恶。有一位作者这样说∶

  这里没有一点迹象显明这块石头的来历、或者它是何时被安置在那里的,似乎它在伊斯兰出现以前就已 经在那里并受人的亲吻,它至少从亚伯拉罕 (易卜拉欣) 时期开始就必定已经在那里了,因为哈吉的主要特 征可以追溯至这位先祖。 (阿里,伊斯兰的信仰,440页)

  没有一个在伊斯兰之前的历史性记录,支持古兰经中认为克尔白是亚伯拉罕 (易卜拉欣) 建造、或者 是由他履行它的朝觐仪式这观点。从历史看,这个神殿和它的仪式只能追溯到伊斯兰之前的阿拉伯多神敬拜。 对于阿里的假设 - 这块石头在亚伯拉罕 (易卜拉欣) 的时期 “必定已经在那里了” ,我们只能表示极端的 怀疑。

  由于阿拉伯的偶像一般都是用石头做的 - 有些被塑造成各种各样的形态,有些则没有形态 - 这块黑色 的石头难道没有可能是阿拉伯多神教徒所敬拜的一个偶像吗?因为伊斯兰保存了亲吻它这风俗习惯,所以这个 猜想自然让穆斯林感到震惊。

  在伊斯兰之前的阿拉伯人从未视这块黑色的石头为一个偶像,他们也从来没有像崇拜克尔白的偶像那样 崇拜它 … 克尔白毫无疑问包含偶像,但被敬拜的是偶像,不是克尔白;这块黑色的石头也是同样如此。它被亲 吻,但决不代表有一位神被亲吻了,纵然阿拉伯人也敬拜粗糙的石头、树木和沙堆。(阿里,伊斯兰的信仰, 440,441页)

  但是,为甚么 - 如阿里自己承认的 - 阿拉伯多神教徒特别要亲吻它呢?如果它不是一个偶像,对他们 来说它又有甚么意义呢?也许,要相信它不是一种偶像敬拜太异常了。毕竟,石头(不管是否被塑造成某些形态 ) 都是阿拉伯人所尊敬的特殊物件。另一个穆斯林作者如是说∶

  如此多的东方学者错误地把穆斯林的敬拜克尔白、这块黑色的石头和这些朝觐仪式视为一个整体,把它 们想像成某种形式的偶像敬拜,或者轻视这些宗教仪式,视它们为愚蠢、荒谬、或迷信的拜偶像遗俗,难道不是 一种不幸吗?另外一个错误的假设,就是认为这些朝觐的仪式是伊斯兰之前的仪式所残留下来的,是先知企图使 拜偶像的麦加人顺从伊斯兰的信仰才纳入这仪式。(哈里发,崇高的古兰经及其东方主义,140页)

  我们了解到穆斯林决意避开伊斯兰朝觐仪式中的偶像敬拜遗俗,但这似乎是最不可能的事,因为这块石 头是阿拉伯人在伊斯兰之前就已经安置在克尔白的神圣石头之一,又怎么可能不像其它石头一样得到人们的尊敬 和崇拜呢?甚至在穆罕默德传教之前,这块石头就引起了他们的争论,他们最终要求穆罕默德亲自把它放回原处 ;当我们想起这事时,似乎就觉得这块石头更加不可能没有被崇拜。这清楚表明,他们把它看得比神殿中其它所 有偶像都重要得多,因此它不可能得不到跟它们一样的敬拜。它更有可能是一个“简单和纯粹的偶像” ( Gairdner ,伊斯兰的耻辱,156页) ;它在神殿中会是主要的偶像,像其它所有的偶像一样受到敬拜。至少有一 个穆斯林作家也同样承认这一点(伊斯兰∶信仰和制度,17页) 。不论怎样,都没有理由亲吻这块石头,因此穆 斯林很难为这个行为 - 较为适合原始多神偶像敬拜、而不适合真正一神敬拜的精神 - 找出一个真正合理的解释 。

  虔诚的穆罕默德教朝觐者给予这块石头的亲吻是一种残存的古老风俗,这风俗是阿拉伯半岛的一种敬拜 方式,像许多其他国家一样。 (Tisdall,古兰经的原始资料,43页)

  即使是穆罕默德其中一位最亲密的同伴,第二任哈里发欧麦尔,也怀疑这个仪式是否智慧,还说了些关 于这块石头的趣事。这事在许多圣训文献著作中都有记录,如下所示∶

  据欧沃尔本祖拜尔记载,当欧麦尔本 al-Khattab 正在圣所里面履行 tawaf 的时候,他说∶ “你只是 一块石头,你既没有好处也没有坏处,我若不是看到安拉的使者(愿平安归于他) 亲吻你,我决不会亲吻你。 ” 然后他才亲吻了它。 ( Muwatta 伊玛目马立克,168页)

  欧麦尔对这块石头的描述是 “既没有好处也没有坏处” ,这与古兰经中对多神教徒的偶像的描述 ( “不能助你们,也不能自助” - 古兰经7∶197)非常相似。对于穆罕默德为何要在伊斯兰中保留这个仪式,我 们已经给出了最合理的解释 - 因为是他在克尔白中把这块石头放回原处,所以他受到尊敬,这件事几乎毫无疑 问地影响了他后来的信念,认为自己是被选出来领导他的民族。这件事或许让他相信,由于自己被选出来把这块 石头放回原处,这块石头与他被呼召作先知有关,所以这块石头有其(除了多神教偶像敬拜以外的) 特殊意义。

  说这块石头原本是来自天上的那个传统,似乎解释了它的来历和显赫。伯顿认为它是一块陨石,它极有可 能就是一个陨石,只因为它从天上掉下来,所以受到原始的阿拉伯人敬拜。我们想到了在以弗所的大亚底米的神 庙,这个神庙之所以被高度尊敬就因为它里面有“从丢斯那里落下来的像” (使徒行传19∶35) 。很有可能同 样地,这块黑色的石头是一块陨石,被阿拉伯人像敬拜一位神那样敬拜它。它在伊斯兰中被保留下来 - 特别是亲 吻它的原始风俗,都充分说明了哈吉朝觐在整体上有许多的多神教的特征。

3. 在米那用石头扔恶魔 (射石)

  在米那举行的 ramial-jimar 仪式,跟在哈吉举行的许多其它仪式一样,着重点都放在石头上 - 进一步证 明阿拉伯多神教的风俗能幸存至今,是因为在伊斯兰之前拜偶像的人不仅敬拜石头,在他们众多风俗中还有扔石头 的仪式。

  扔石头的风俗习惯是在米那谷外保留下来的古老传统,伊斯兰的教法已经认可了在那里向三个石堆扔石头 。 (赫格隆,十九世纪晚期的麦加,96页)

  在哈吉的第三天,每一个朝觐者必须在米那这一个小村庄里向一根称为 Jamratul-Aqabah 阿盖白的石柱扔 七块小石头,象征拒绝恶魔的方法和影响。因着这个缘故,这根柱子就被称为 ash-Shaytanul-Kabir ( “大撒但 ” ) 。它本来是一根在地面上的简单柱子,但现在由于到麦加朝觐的群众这么多,所以现在它是一根巨大柱子, 在不同的高度都有平台,好让成千上万的朝觐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尽力把石头扔向它。每一位朝觐者必须在穆玆代里 法收集六十三块小石头,当最后的 tawaf 完成时,他必须返回米那再次向这根柱子以及附近的其它两根柱子扔石头 ,这两根柱子分别称为 Jamratul-Awla 和 Jamratul-Wusta(虽然有些人只收集了四十九块石头,有些人却收集了七 十块。石头的数目必须是七的倍数,因为每根柱子将轮流被扔七块石头) 。这个仪式像许多在哈吉的仪式一样,也 是从伊斯兰之前的多神教中取出来的,现在被说成是一种遵循亚伯拉罕(易卜拉欣) 的虔诚行为,按照传说他曾向 撒但扔石头三次,因为撒旦想尽力阻止他献上他的儿子 (穆斯林认为这事发生在位于米那的山谷) 。

  据说,当亚伯拉罕 (易卜拉欣) 从朝觐地返回阿赖法特,到达 Wady Muna 的时候,恶魔 Eblys 易卜劣厮 为了阻止他通过,就在山谷的入口处挡住了他的去路;这时陪伴族长的天使加百列 (吉卜利勒) 叫他向恶魔扔石头 ,他照做了,向他扔了七次石头之后,易卜劣厮才退下。当亚伯拉罕 (易卜拉欣) 走到山谷中间的时候,易卜劣厮 又出现在他面前,在这个极端危险的最后时刻,亚伯拉罕(易卜拉欣) 又用相同数量的石头击退了他。 (布克哈特 ,阿拉伯半岛的游历,275页)

  要成功地用石头扔中这根柱子并不容易,因为每个朝觐者只有一次靠近它们的机会。今天,超过一百万的朝觐 者试图把石头扔向这根巨大的柱子,他们剪掉自己的头发(象征仪式正式完成) ,履行 Eid 古尔邦节的祭,再次拜 访麦加,这一切都在一天内完成。就算在以往 - 当时往麦加的朝圣者的数目仅仅为今天的一小部份,一些成功履行 哈吉的欧洲旅行者说出了一些关于这朝觐仪式的可怕故事。有一个人叙述了他如下的经历∶

  由于所有的朝觐者必须在第一天的日出和日落之间履行 “ Ramy ” - 即投石 - 的仪式,而恶魔会非常邪恶 地出现在一条崎岖的路上,因此拥挤的人群令这个地方变得非常危险 … 狭窄的空间挤满了朝觐者,他们都像溺水的 人那样尽可能努力靠近恶魔。很容易从人群的头顶走过 … 我骑的驴子刚刚进入人群中,就被一只单峰骆驼挤倒了, 我发现自己正处在这头正在跺脚和吼叫的野兽的下面。为了避免被踩死,我急中生智,拿出一把刀,及时逃离了那个 极其危险的地方。有些穆斯林旅行者声称,证明这个地方是神圣的证据就是没有一个穆斯林曾在这里丧生∶麦加人向 我证实说,意外是经常发生的。(伯顿,一个到麦地那和麦加朝觐的个人叙述,卷二,204页)

  随后,另外一个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伯顿往麦加是在1853年) 到麦加旅行的人也讲述了一个那些人为了尽 量靠近柱子用石头扔它而发生的混乱且危险的故事∶

  头两个 “恶魔” 位于米那的主要街道上,第三根柱子在离往麦加路上的右边不远处。它们由石柱所组成,矗 立在一个盆子上,这个盆子就像一个喷泉的水池。当我们到达那里的时候,所有的石柱都被人潮包围起来,人群此起 彼伏地向石柱扔石头,使它变得模糊不清。我们经过很长时间才得以向石柱扔石头,我们最后不得不远距离地扔石头 ,但结果大部分石头恐怕都达不到目标。虽然不一定要击中目标,但是如果你达不到或超过目标,你就肯定会击中人 群中的一些人。一些狂热者太靠近柱子的时候总是很危险的;紧挨着我的一个男人连颊骨都被弄伤而外露出来, Masaudi 的耳朵也被割伤了。 (魏菲尔,一个在麦加的现代朝觐者,161页)

  穆斯林的旅行指南声明石头是否击中柱子其实没多大关系。只要石头落在附近某处,这个仪式就算是彻底履行 了。我们可以想像到在这个仪式结束时,围绕着柱子周围将会是多么大堆的石头。传统说天使会下来把这些石头移开 ,扔在穆玆代里法附近,为明年再举行的这个仪式作准备!

4. 哈吉仪式中的多神教来源

  在这整个部份,我们有多次指出哈吉仪式的多神教来源。很重要的是,直到今天仍在履行的这些仪式与阿拉 伯多神教徒所履行的那些仪式完全是一样的。穆斯林认为阿拉伯人虽然敬拜偶像和石头像,但他们只是以某种方式保 留了几千年前亚伯拉罕(易卜拉欣) 亲自履行的相同朝觐仪式;我们是否应该认真地思考这种说法呢?会不会更有可 能是由于穆罕默德权宜地保留了多神教的风俗习惯,并巧妙地强调亚伯拉罕(易卜拉欣) 也履行过呢?我们似乎很难 否认以下的结论∶ “穆罕默德已经把起源于阿拉伯多神教的一套古怪仪式,融入了他自己的宗教中” (赫格隆,穆 罕默德教,160页),在伊斯兰中它不过是 “来自多神教敬拜的一个部份” 。(贝尔,在基督教环境下的伊斯兰的起 源,74页)

  克尔白的这些仪式被保留下来,虽则去除了所有拜偶像的倾向,但这些仪式依然是一个围绕着伊斯兰一神论的 奇怪无意义的覆盖物。 (米尔,穆罕默德的生平,93页)

  穆斯林学者也被迫承认,穆罕默德确实把阿拉伯多神教的朝觐全部纳入了伊斯兰;他们企图根据历史小说证明 ,亚伯拉罕是这朝觐的创始人,只是他的后代曲解了它原先的一神论起源和重点。

  克尔白当时是多神教的至圣所,因此要保护它的安全,使它的权威和圣洁不遭受任何攻击。 ( Haykal ,穆 罕默德的生平,43页)

  在哈吉中确实有许多在伊斯兰之前的风俗被保留下来,但是正如以上所述,这些风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亚伯拉 罕 (易卜拉欣) 时代,而每个风俗都带有一属灵上的意义。(阿里,伊斯兰的信仰,448页)

  然而,我们不同意这些人所宣称的今天履行的这些仪式是由亚伯拉罕 (易卜拉欣) 首先履行的。从历史上看 ,当拜偶像成为阿拉伯当时的多神教风俗习惯时,若假设这些仪式经过几百年幸存下来却没有任何变化是不合逻辑的 。本书已经说明了穆罕默德接受这些哈吉仪式最有可能的原因 - 他在传教前被指定把这块黑色的石头放回到克尔白的 原处所得着的荣誉、以及他不断地寻求可以怎样令他的多神教同胞顺从真主。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在侯代比亚条约一 年后,穆罕默德和他的追随者履行朝觐 - 这与阿拉伯多神教徒履行的仪式一样,只是不包括他们对偶像的敬拜 - 以 后,麦加人对他事工的敌对就立即瓦解了。

  最后这一点是极好的策略,除了满足他自己对于麦加及其神物抑制不住的渴望外;也因为只有这个方法,才 能束缚麦加人和拜访麦加的阿拉伯人服从这个新的政权和信仰。( Gairdner ,伊斯兰的耻辱,71页)

  整个仪式最具有讽刺意味之处,也许是它的起源被归因于亚伯拉罕 (易卜拉欣) ,而根据古兰经的记载, 这个人最憎恨用石头做的偶像并把它们都打坏了。(古兰经37∶91至93) 这个朝觐强调的重点却是石头。穆斯林绕 行克尔白,这是一个用石头做的空洞神庙,他们亲吻的黑色石头就安置在这座神庙里面,朝觐者在 maqam-i-Ibrahim 祷告,在它前面是一座少一点的神庙,这座神庙里面也有另外一块石头 ( qadam-i-Ibrahim ) ,据说亚伯拉罕( 易卜拉欣) 建造克尔白的时候,曾经站在这块石头上面 (传说上面有他的脚印) 。阿赖法特是一个平原,在这个 平原上有一座仁慈山 - 山上覆盖着许多石头,其中有一块巨石是用来纪念穆罕默德的临别讲道的独石碑。朝觐者在 米那向那些较大的石柱扔小石头。若相信那伟大的先祖 - 作为在那很早的时期的真实信心的榜样 - 是这些仪式的创 始人,确实是荒谬可笑的;因为这些仪式使用石头,而多神教的偶像又是用石头造的。

  因此,在哈吉的这些荒谬可笑的仪式中,伊斯兰应受到严厉的谴责,而且也证明了,穆罕默德所声称得到的 启示,是虚假的。哈吉不过穆罕默德对阿拉伯多神教的让步。(布莱尔,伊斯兰的原始资料,162页)

  在穆斯林的家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伊斯兰两大最神圣的圣地 - 麦加的克尔白与麦地那的穆罕默德清真寺 - 连在一起的海报。我的一个同僚曾经创作了一个非常适当的词语来描述这两个地方的主要特点,他分别把黑色的 石头和穆罕默德的坟墓描述为一块死的石头 dead stone 和 “完全断了气的” stone-dead !我们说一样东西像石 头一样死板 “ stone-dead ” ,因为石头是世界上最没有生气的东西,甚至不能像泥土那样支持生命。哈吉把重点 放在它们身上,暴露了整个朝觐没有一点生命的特性。它们与来自永活基督的生命河流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条河透 过内住的圣灵流过每一位真实基督徒的心灵,他们不需要到世界上其中一个最荒凉的地方(麦加) 去,就能够亲近 永活的神 (真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