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辦兒童之家 |
|
第一所兒童之家是1910年在葉爾羌開辦的。104如醫療事工一樣,兒童的工作也是出於人們的需要而開展起來的。 生命對於東土耳其斯坦的孩子來說是艱難的。嬰兒死亡率很高。一半兒童在一歲前就夭折了。麥卡特尼夫人指出,許多父母親不採取任何措施來保護他們的孩子不生病。他們是宿命論者,也就是說,如果孩子死了,那是安拉的旨意。105嬰幼期幸存下來的那些兒童幾年之後也通常會死於天花。孩子相繼著死去。「安拉的意志是深不可測的。」106四個孩子中只有一個能活到五歲。 幸存的孩子被認為經常受「惡眼」的威脅。如果孩子長得漂亮的話,情況更是如此。這種情形的「惡眼」是別人的嫉妒眼光。第一個觸摸到新生兒的人看一眼孩子就會影響他/她整個的未來。這種觀念經常使人們不願意讓宣教士幫助他們分娩。107有一次,麥卡特尼正要給一個嬰兒照相。嬰兒的母親沖忙跑了過來,把孩子搶走了,解釋說「惡眼」藏在相機裡,要是照相機「看了一下孩子」,他就會死掉。108為了保護孩子避惡眼和精靈,父母們便在孩子的脖子上戴護身符,就是一個三角形的小布袋,裡面裝著寫有一些古蘭經經文的小紙條。長得漂亮的孩子很少洗澡。他/她的衣服從來不洗。如果孩子骯髒,衣衫襤褸,他們的美麗就不會被看見,邪惡力量就會放過他們。109 女孩子被認為沒有男孩子珍貴。生下一個女孩子幾乎被看作是一場災難。然而,許多父母還是愛他們的女孩的。這一點可以從給她們取的名字中看出,像宣教士艾爾伯特在一本小書裡寫到的一個女孩的名字就是那樣,她叫Bachta Chan,意思是「快樂的孩子」。110有時,為了保護他們孩子的名字取得很難聽。邪靈於是就會被「欺騙」。一個漂漂亮亮的孩子可以叫做「大蒜」、「掃把」、「老虎」、「斧子」、「垃圾」,等等。荷伯格在他的小書「Jolbas」裡寫了類似的一些辟邪的名字。順便說一下「Jolbas」的意思就是「老虎」。111還有些名字取有法力之意,比如「壯壯」或「留下」,意思是「願他留下」,這是發送給正義力量的一個願望和祈禱。112 孩子常是無數離婚和再婚家庭的受害者。在新的家庭裡,他們通常被看作是父母的一個障礙。男人尤其不喜歡他們的新妻子在前任婚姻中有過許多的孩子。 兒童的處境成為宣教士們一個強烈的呼召。應該做點甚麼來幫助他們,至少能幫一些是一些。這就是葉爾羌兒童之家創辦的緣由。從一開始,男孩和女孩這裡都接收。1924年,這個兒童之家改成了男孩之家,另外再建起了一家女孩之家。113每年有約四十個男孩和女孩得到收容和照顧。他們許多人一呆就是好多年。114 得到照顧的孩子都來自於最貧困的家庭。在這項活動一開始的時候,宣教士們對這些孩子的描述是這樣的: 「無家可歸的,被拋棄的孩子們住在墳墓當中。被生人所拋棄,他們只有在死人中尋找住處。他們衣不蔽體,有下身沒有上身,破破爛爛的,很快就會被凍死。睡眠征服了他們,於是死亡天使把他們從人間的痛苦裡解救。」115 一個生病垂死的女孩被丟在喀什葛爾的一堆垃圾裡,一個宣教士發現了撿了回來。她在差會醫院得到治療,重新活了過來。後來她被送到了葉爾羌的兒童之家。116希爾達•諾德奎斯特有一次在路邊發現一個男孩,是被他的父母丟棄的。他躺在那裡,沒有了知覺,雙腳都凍僵了。在醫院他接受到治療,但一開始他的身體狀況很差,以至於不能走路,只能用膝爬行。後來他也被轉到了兒童之家。117有一天,一個父親帶著他的小兒子坐在宣教站外邊。他們倆都得了瘧疾。他們都康復後,這位父親說想把他的孩子留在兒童之家。118有一天,一個人帶著一個患白內障的盲人來找拉奎特,患者由他的小女兒攙扶著。他們走了三天才走到差會醫院。手術成功之後,這個人說,「我只是一個窮乞丐,我沒有任何值錢的東西可以付給你們醫療費。但你們願意收留我的小女兒嗎?」119這個女孩於是在兒童之家帶大的。有時父母想把他們的孩子留給差會的時候,穆斯林會有反應。於是他們轉向漢人當局請求對孩子的收容援助。120 有時,父親們會來差會公開地想要賣掉他們的孩子。宣教士們通常自然不會接受這樣的提議,但他們知道如果他們不收下孩子,孩子的父親就會去漢人當中把孩子賣掉。所以,他們在有些時候也會收下孩子,然後給「售貨人」一點禮物作為回報。121有一次一個出了名的穆斯林賭徒想賣掉他的女兒。這個女孩的身體狀況很差,宣教士們便沒有忍心拒絕她。122 在兒童之家,孩子們可以接受到基本的教育和一些職業的培訓。男孩子學習紡織、針織、木匠、制鞋修鞋、裁縫;女孩子學習做家務、帶小孩、針線活、編織、刺繡、和其他家庭手藝。123艾拉•賽克斯在寫到他參觀兒童之家時的印象時說女孩子們做出所有的飯菜,烤麵包,往往包做所有的家務活。在她們可愛的小衣服上,系著用俄羅斯棉布做的圍裙。男孩子們的衣服布料是他們自己紡出來的。124 孩子們在兒童之家裡能感覺到幸福和自在。有一次,喀什葛爾的英國總領事克萊蒙特•斯克萊因(Clermont Skrine)爵士來葉爾羌的兒童之家參觀,當時這裡收容了35名年齡在10個月到14-15歲大的孤兒。他說,「他們個個快樂得像百靈鳥,胖呼呼的臉頰,像個小大人…」斯克萊因接著說,對孤兒的活動也許是突厥人和漢人當中差傳工作做得最令人敬佩的部分。125 許多人把女孩子看作是簡單的商品。因為童養媳的做法十分普遍,她們往往受到輕視。男人們經常拿穆罕默德先知自己的例子來支持他們娶非常年小的妻子,先知也是在阿伊莎只有九歲時就迎娶了她。126當差會設法將女孩子收留到十幾歲大時,他們便等於挽救了她們免遭終生的不幸。有好幾次差會還為來自兒童之家內部互相找到伴侶的年輕人舉辦了婚禮。127上面提到的Bachta Chan就是一個例子。十九歲的時候,她跟其他幾個姐姐一起結婚了。她們三人都嫁給了基督徒男人。艾爾伯特講起這些女孩子說,「這些女孩子應當是東土耳其斯坦第一批在結婚前有過真正少年期的人。穆斯林女人沒有少年期。她從童年無憂無慮的玩耍期直接進入了每日備受煎熬的辛酸期…她除了是個孩子外就是個妻子。」128 兒童之家的女孩子絕不被允許自己出去城裡。總有一個女宣教士陪著她們。到了12歲的時候,她們開始戴上面紗,為的是不與這個地方的習俗格格不入。129 104 Palmaer,194,2 180頁 124 Sykes,1920,188頁f 125 Skrine,1926,126頁 126 Ahlbert,1934,59頁 127 Palmaer,1942,187頁 128 Ahlbert,1934,61頁 129 訪問Esther Johansson,1973年2月2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