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的狂熱到了喀什葛爾 |
|
20世紀的頭十年總體上是平靜的十年,差會能夠定居下來,沒有受到民眾或當局的任何騷擾。唯一的一次例外1907年在葉爾羌發生。事情的全部起因是這個城裡的一百來個印度教徒正慶祝他們的一個宗教節日,給神靈的獻祭品激怒了穆斯林民眾,印度教徒被逮捕或驅散。激動的穆斯林現在把怒氣轉向了差會。只能倒霉了!那裡的少數基督徒被迫害,學校也不得不關停了一段時間。一個月後學校又繼續開門了。被差會雇用的其他人員也遭遇到同樣的事情。130這一年年末,曼納海姆訪問差會宣教站。他還和拉奎特一家人一起過的聖誕節。他稱讚他們很熱情。在聖誕餐上有麥片粥和家釀啤酒,甚至仿做了一盤瑞典特別的聖誕魚。曼納海姆還提到民眾有多麼喜歡「這位令人喜愛的瑞典醫生和他迷人的妻子」,這尤其在當時是些中聽的話。節日餐上他們還拿出許多盤的水果和糖果招待。131來自烏魯木齊中國內地會的一名叫亨特(Hunter)的宣教士在1907年後半年也造訪了葉爾羌。他寫到人們對宣教士如何地信任。每個星期天,都有成群的男人,女人和小孩來做禮拜侍奉。132 然而,在主體中國大地上,1911/1912年跨年之交的時候發生了重要的政治變革。自從17世紀中葉開始一直統治中國的滿清王朝被推翻了。滿族不是漢人,而是來自西伯利亞的異鄉人。19世紀末對政權的不滿和其他一些社會問題變得如此普遍以至於革命似乎成為了能給中國新未來的唯一出路。1895年,一場公開的起義爆發了。政變的領袖是1866年生於中國南方的一個基督徒醫生孫中山。133然而,政變被鎮壓了,孫中山被迫流亡國外。在日本流亡期間,他與其他政治難民共同創立了國民黨,即國家人民黨。此後國民黨一直對中國的政治發展起到了決定性的重要作用,直到1950年代才終結。 1911年聖誕節前後,孫中山回到中國。革命當時此起彼伏,幾個省份都爆發了反北京政府的起義。起義現在由孫中山統一指揮,他在南京組成了一個革命政府。幾個星期的時間裡叛亂逼五歲大的皇帝和遺皇後退位。中華民國宣布成立,孫中山成為其第一任總統。但1912年2月孫中山就讓出總統職位,由原帝國的高官兼軍隊統帥袁世凱繼任。這兩個領導人之間很快產生了公開的決裂,致使孫中山試圖發動政變。但政變失敗,這位「新中國的締造者」不得不再次逃亡國外。134 袁世凱幾乎在各個方面都沿襲了舊的帝國政策;但做了一些小小的改變。比如象徵中國的舊龍旗現在消失了,被五色旗取代。這面旗幟意在象徵中國五大主要民族的大團結:漢族、蒙古族、滿族、藏族和突厥族。135另一個改變是廢除了留長髮扎辮子的陋習,滿清政府統治下扎辮子是漢族從屬的象徵。士兵們拿著大剪刀,到處站崗巡查,只要一發現哪個中國人留有長辮子,他們就會立馬把它剪掉。「許多人有這樣的印象,覺得他們的頭掉了點甚麼,有失落感。」136 革命從沒有把矛頭對向基督教差會。這的確是由於許多革命領導人都在差傳學校讀過書的緣故。所以他們知道,差會的工作有利於人民。而且,這些領導人明確知道,如果要國外勢力不介入的話,革命一定不要敵視外國人。137 革命早早地來到了湖北省省會武昌。城裡的官府被燒毀,滿族官員被處死。138 MCCS就在這裡設有差傳機構,宣教士們都逃往了上海。後來他們收到了一封來自武昌新市長的信。他讓他們知道差會的財產並沒有被損壞。他還說,「我親自給你們寫信,是想歡迎你們回到你們的宣教駐地。我是個有許多年教齡的基督徒,我對教會和宣教士有特別的一種愛…中國現在是一個共和國了,我們比以前更加需要你們…」139 1912年革命來到了喀什葛爾。大批的叛亂者從中國內地涌入東土耳其斯坦。一幫叫做「黑手黨的人」在喀什葛爾特別活躍。這裡的目標像其他地方一樣,就是「擦除」舊中國和消滅滿族高官。和其他人一起,喀什葛爾的縣令及其妻子也被殺害。140同樣的命運降臨到他官邸的許多其他官員。許多人受傷。叛亂者了解宣教士的情況,給宣教站捎話命令一些有醫療技術的宣教士過去給傷者治療。荷伯格和古斯塔夫森去了那裡。古斯塔夫森敘述了他們在那裡的見聞,「我們看到的是毛骨悚然的一幕。幾個劍傷的漢人和其他人都躺在那裡浸在血泊當中,惡臭味幾乎讓人無法忍受」。141荷伯格說,「在我的生命中從來沒有感覺離地獄是那麼的近,直到那一天我走進叛軍的總部才知道。」142另一位喀什葛爾高級官員立即剪掉了他的長辮子,還畫了一幅裝飾畫,上面寫著「中國革命萬歲!」這才讓他幸免一死。143 這些殺戮流血的日子裡,宣教士亨特也在喀什葛爾。他的打扮完全像個漢人,穿著漢人的衣服,還扎著辮子。他躲避在英國領事館裡。馬上剪掉了他的辮子,但衣服的問題更加滑稽。他是個體態龐大的人,領事館裡沒有他穿得上的衣服。於是有人想起了同樣身材的荷伯格,衣服便從宣教站給他捎過去了。領事的妻子麥卡特尼夫人寫道,「猛一看他像個高貴的蘇格蘭人,實際上他確實是。」144流血衝突中受傷的幸存者主要是被認為對「新中國」無害的年輕漢人。他們中許多人在差會醫院接受治療。瑞典報紙說喀什葛爾完全處於無政府狀態。145 血腥的決戰是漢人間的事情。突厥人民沒有參與進來。突厥人/穆斯林「只是膽戰心驚地罷了」。一名見證者講道他們看到所發生的事有多麼的恐懼。146許多人完全不了解叛亂的目的。對他們來說,一國之君是皇帝還是總統並沒有多大的關係,或者根本沒有關係。147然而,漢人的暴力存在一種風險,就是有可能使穆斯林向俄羅斯的靠攏。俄羅斯當時是政治強勢,如果中國和俄羅斯之間爆發戰爭的話,分析家認為,穆斯林有可能站到俄羅斯人這一邊。148而且戰爭的謠言傳得沸沸揚揚。1911年秋,有些漢人正準備離開中國。149然而拉爾斯-艾瑞克•紐曼指出,俄羅斯的威脅主要跟當時沙皇政權的一貫戰略有關,「常威脅,少攻擊」。150遏制了俄羅斯可能的進攻,給這裡的穆斯林大群體帶來了和平和寧靜的人是烏魯木齊的新總督楊增新。1911年他取代滿族總督袁大化,151作為「新中國」的領導人。約二十年,楊增新以一種獨立和獨裁的方式統治著這個省份,幾乎脫離於中國其他省份和其民國政權。因此,中國的政治變革對東土耳其斯坦的穆斯林和那裡的差會來說從來沒有帶來多大的影響。 喀什葛爾的流血和暴力很快就結束了。難民可以重返他們的家裡,平靜或多或少地恢復了。偶偶還會有幾個人被拉去執行死刑。1912年秋,荷伯格簡單地寫道,「漢人最近在喀什葛爾斬首了一個士兵,在新城裡斬了兩三個。」152有幾個造反者自己也遭遇了不幸,比如像屠夫盛。作為一個殺豬的他被喀什葛爾的穆斯林所看不起。經過他的店鋪時他們都會捂住鼻子。不過,在這場共和主義風暴中,他奪取了政權,一度成為喀什葛爾的獨裁者。然而,好景不長,他被傳召去烏魯木齊,在那裡新的當局把他判死刑。153 一段時間後,幾個在恐怖時期被抓的罪犯從監獄釋放,聚集到漢城。他們現在謀劃起兵,攻占喀什葛爾。但起事始終沒有發生。一基督徒漢人設法叫停了這些陰謀。在他皈依基督教之前,姓楊的這個人是在喀什葛爾流竄的一幫惡棍之一,現在他還沒有完全跟他們脫離關係。他的這幫老同夥現在都聽命於他,所以顯然喀什葛爾和差會都被拯救了。154 1913年初,一位新的總指揮官派到了喀什葛爾,秩序完全恢復了正常。 和中國其他地方一樣,東土耳其斯坦的革命也沒有傷害到差會或基督徒。差會也設法順應環境。例如差會給葉爾羌的新總管頒發了一枚勛章。155然而艱難的「過濾期」降臨到了差會的漢人分會。在距喀什葛爾12公里漢人集中的城市漢城有段時間完全處於混亂狀態。自從1908年這個新站點在這裡開張以來,差傳的工作一直很活躍。工作的領導者是約翰•托奎斯特,1912年革命爆發那年,這裡的會堂有了15名漢人教友。還有幾個表現出很大的興趣。恐怖時期,他們幾乎所有人都消失了,關於漢城的整體形勢,托奎斯特寫道「很難吸引人來聽福音了。」156他還寫到了「民國信仰」,說「新來的漢人還不如老的偶像崇拜者,157因為除了民國之外他們不相信任何東西。」 130 MCCS年報1907,158頁 150 Nyman,1977,17頁f 151 Yang,1961,270頁 152 Hogberg給Waldenstrom,1912年10月6日 153 Palmaer,1942,98頁 154 同上 155 Oskar Andersson給董事局,1912年6月10日 156 Palmaer,1942,100頁 157 Tornquist給Sjoholm,1913年3月2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