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经与圣三一神论

古兰经与圣三一神论

伊斯兰对基本基督教义的误解

Sam Shamoun

前言

读者可能已经知道,只要略读伊斯兰经文,已发现古兰经作者严重误解、或扭曲了犹太与基督教信仰。比如说,作者所以指摘基督教的某些神观及基督观,实在与事实不符。古兰经错误地指摘基督教相信三位神,包括父神、祂的妻子马利亚、与他们的儿子耶稣,以为基督教相信神生育得子,就是说,神与马利亚有性关系,然后生出圣子耶稣(何等可怕的亵渎!愿神鉴察)。

对历史上的基督教信仰与圣经教导如此扭曲的说法,已有许多基督教作家、布道家、护教家、论者、学者就此评论;就是世俗作者与著作,亦有承认这点。

已故基督徒学者与伊斯兰研究者E. M. Wherry正是其中一人,他曾在《古兰经注释》 (A Comprehensive Commentary of the Quran) 里论到古兰经对圣三一神论的扭曲。Wherry论及古兰经4:169[171] 时写道:

所谓不要说无理的话,“就是,神(真主)、耶稣,马利亚(麦尔彦)。东方作者提及一个基督教派别,认为所谓三一神包括上述三者;事实上,持此论的异端早就消声匿迹(Elmacin, 227页)。然而经文仍然反对正统基督教教义里的圣三一神论,正如Al Baidhawi所承认,正统圣三一神论包括圣父、圣子、圣灵。藉圣父,我们了解神基础本质;藉圣子,了解祂的知识;藉圣灵,明白祂的生命。”-Sale

再看Prelim. Disc., 64页。

论者如Baidhawi、Jalaluddin和叶哈雅(Yahya)都认为三一神指“真主(神)、耶稣,和麦尔彦(马利亚)”,三者关系就如父、母、子。这种对于圣经教义的误解,显明古兰经是捏造的,经文的宣称本身就是明证。无论圣经与教会历史,都证明这段古兰经内容、按上述伊斯兰论者的诠释是错的。就算这种三一神观源自某些隐秘的基督教教派(我们甚至不知道这说法是否真确),然而穆罕默德的启示,却视之为基督教的普遍信仰。古兰经每提及基督教,都猛烈抨击神有儿子这观念。参9:31;19:31;43:59。

基督教作者与护教家Robert A. Morey博士注意到:

古兰经对基督教信仰与做法,有许多错误记载。

其中最明显的误解,是关于三一神论的。

穆罕默德错误以为基督徒敬拜三位神:圣父、圣母(马利亚),与圣子(耶稣)(古兰经5:73-75, 116)。

正如Richard Bell指出:

[穆罕默德] 毫不了解三一神的教义。

《大英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Britannica)说:

古兰经对三一神论有错误观念。

…事实上,基督徒相信只有一位神,祂有三个位格:圣父、圣子、圣灵,马利亚并非三一神其中一位。

就是《伊斯兰简明辞典》(Concise Dictionary of Islam)也承认:

有时候,古兰经叙述里某些“材料”,比如说关于基督教、犹太教信念的细节资料,与这些宗教所持信念并不相符。例如古兰经里关于三一神论、撒旦拒绝向亚当(阿丹)拜伏、幻影派对钉十字架的看法等等,这都源于诺斯底教义,对于正统基督教与犹太教而言,这是异端。古兰经所说的三一神观,并非使徒信经、或尼西亚信经里的三一神观。(Morey, The Islamic Invasion: Confronting the World's Fastest Growing Religion [Harvest House Publishers, Eugene, Oregon 1992], 152-153页)

教会历史学家、教父著作研究家Philip Schaff曾论及穆罕默德的错误看法:

因为鲁莽误解或故意作对,穆罕默德以为基督教义里的三一神包括圣父、马利亚(麦尔彦)、耶稣。以为圣灵是加百列(吉卜利里)。“真主是独一的主宰,赞颂真主,超绝万物,他绝无子嗣”古兰经4:171; 比较5:72) 这种错误观念,也许是源自拜马利亚(麦尔彦)、称之为“神的母亲”这做法。第四世纪在阿拉百有一支由妇女组成的狂热教派,称为“奉饼派”(Collyridians [Kollurivide]),她们视马利亚为圣,敬拜她。Epiphanius, Haer. 79(Schaff, Histo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Volume IV, Chapter III, “Mohammedanism in Its Relation to Christianity”, fn. 188)

另一位基督徒伊斯兰研究家Richard Bell说道:

另一方面,古兰经与新约圣经之间,在某些地方确有很大不同,然而得留意,若真考虑古兰经的字面陈述的话,则两者的不同之处未必如我们相像中大。现代学者─无论基督徒或穆斯林─都倾向将后来的争论读进古兰经里。他们往往认为经文反对“三位中的一位”[5.73]就是反对基督教的三一神教义。但严格而言,古兰经反对的三一神论,其实正统基督教也反对。古兰经反对圣父为父、圣子为子的角色,其实是反对两者之间存在肉身上的父子关系;这是基督教也反对的看法。古兰经说有童女生子[19.16-34],而这只是一个神迹。经文否定耶稣曾死在十字架上[4.157-159],其实只是否定钉十字架就表示犹太人胜利了;然而伊斯兰教没有献祭观念,就是说,古兰经从没提及耶稣的救赎工作。(Bell, Introduction to the Quran, revised by Montgomery Watt, Chapter 9, “The Doctrines of the Qur'an”; 底线为笔者所加。)

证据

在细看古兰经关于基督教三一神观的教导之前,必须指出,说阿拉伯语的基督徒论的三一神的神学用词是Al-Aqanim-Al-Thalatha(字面意思是“位格,三”或“三位格”)。

古兰经里从没这说法,甚至从没仔细定义基督教所说的三一。下列引文可见,古兰经误以为基督徒相信神(真主)是“三一中的第三位”,耶稣与马利亚(麦尔彦)乃其余二位:

信奉天经的人啊!你们对于自己的宗教不要过分,对于真主(神)不要(撒谎)说无理的话,麦西哈(弥赛亚),尔撒(耶稣)—麦尔彦(马利亚)之子,只是真主的使者,只是他授予麦尔彦(马利亚)的一句话,只是从他发出的精神;故你们当确信真主和他的众使者,你们不要说三位(thalathatun)。你们当停止谬说,这对于你们是有益的。真主是独一的主宰,赞颂真主,超绝万物,他绝无子嗣,天地万物只是他的。真主足为见证。(古兰经4:171)

妄言真主就是麦尔彦(马利亚)之子麦西哈(弥赛亚)的人,确已不信道了。你说:“如果真主欲毁灭麦西哈(弥赛亚)和他的母亲麦尔彦(马利亚),以及大地上的一切人,那么,谁能干涉真主-丝毫呢?”天地万物的国权,只是真主的,他创造他所欲创造的。真主对于万事是全能的。(古兰经5:17)

妄言真主就是麦尔彦(马利亚)之子麦西哈(弥赛亚)的人,确已不信道了。麦西哈(弥赛亚)曾说:“以色列的后裔啊!你们当崇拜真主—我的主,和你们的主。谁以物配主,真主必禁止谁入乐园,他的归宿是火狱。不义的人,绝没有任何援助者。”妄言真主确是三位中的第三位的人(thalithu thalathatin),确已不信道了。除独一的主宰外,绝无应受崇拜的。如果他们不停止妄言,那末,他们中不信道的人,必遭痛苦的刑罚。难道他们还不向真主悔罪,求得宽恕吗?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麦尔彦(马利亚)之子麦西哈(弥赛亚),只是一个使者,在他之前,有许多使者确已逝去了。他母亲是一个诚实的人。他们俩也是吃饭的。你看我怎样为他们阐明一切迹象,然后,你看他们是如何悖谬的。(古兰经5:72-75)

上述经文假设基督徒所说的神是三,就是真主(神)、耶稣、麦尔彦(马利亚)。要不然,为何经文要提及麦尔彦(马利亚)也吃饭,安拉可以随己意置她于死地?这岂不是说,麦尔彦(马利亚)既然要吃饭、可以被毁灭,她就无可能是神或女神?下面引述的经文更证明古兰经对这事的看法:

当时,真主(神)将说:“麦尔彦(马利亚)之子尔撒(耶稣)啊!你曾对众人说过这句话吗?‘你们当舍真主而以我和我母亲为主宰’。”他说:“我赞颂你超绝万物,我不会说出我不该说的话。如果我说了,那你一定知道。你知道我心里的事,我却不知道你心里的事。你确是深知一切幽玄的。我只对他们说过你所命我说的话,即:你们当崇拜真主—我的主,和你们的主。我同他们相处期间,我是他们的见证。你使我死去之后,盟护他们的是你,你是万物的见证。”(古兰经5:116-117)

事实上,根据最早期的穆斯林传记作家伊本伊斯哈格(Ibn Ishaq)所说,古兰经是要纠正以为真主(神)、麦尔彦(马利亚)与耶稣是三位神祗的错误观念。他在《先知生平(Sirat Rasulullah》里提及,一个基督徒辩论团曾从(沙地阿拉伯的)纳季兰 (Najran) 来,跟穆罕默德辩论耶稣位格问题。这些基督徒都相信耶稣

“是神(真主);祂是神(真主)的儿子;是三一里第三位,这是基督教教义。”(The Life of Muhammad: A Translation of Ishaq's Sirat Rasul Allah, Alfred Guillaume序及注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Karachi, tenth impression 1995], 271页,黑体为笔者所加)

他继续写道:

“他们辩论说,是三位格里的第三,因为真主(神)说:‘我们成就,我们命令,我们创造,我们定规。’如果祂只是一位,祂会说‘我成就,我命令,我创造’,因此,从有关经文的引申义看来,‘祂’包含了真主(、耶稣和麦尔彦(马利亚。”(同上,页271-272;黑体为笔者所加)

另一位著名的穆斯林释经家al-Zamakhshari明确指出,这段经文反对视父神、麦尔彦(马利亚),和耶稣为三位神祗的观念:

”(这个字)是谓语(predicate),某个已知的主语(subject)已存在。谁若接受基督教的说法,认为神以独一的质性(jauhar)存在,同时有三个神圣位格,即圣父、圣子、圣灵;(谁若接受这说法)认为圣父的位格代表(神的)存有(dhat),圣子位格代表(祂的)知识('ilm),圣灵位格代表(祂的)生命(hayat),就得将这主语解释为“神是三(重的)”;不然就得理解为:“神有三位”。据古兰经所说,基督徒认为神(真主)、基督与马利亚(麦尔彦)是三位神祗,而基督是神(真主)藉马利亚(麦尔彦)所生的儿子,正如神(真主)(在古兰经里):“麦尔彦(马利亚)之子尔撒(耶稣)啊!你曾对众人说过这句话吗?‘你们当舍真主而以我和我母亲为主宰。’”(5:116) 或“基督教徒说:‘麦西哈是真主的儿子。’”(9:30) 再者,我们都知道基督徒相信耶稣兼备从父神而来的神性,并从母亲而来的人性…但经文 [古兰经4:171] 已排除这 (基督教) 观念,不认为耶稣与神具有平常人的父子关系… (Helmut Gatje, The Qur'an and its Exegesis [Oneworld Publications, 1996], 126-127页; 底线、括号补充为笔者所加)

伊本伊斯哈格和al-Zamakhshari对基督教信仰的错误认识,任何熟悉基督教信仰基础的人都看得出来。首先,正统基督教从来不认为马利亚与神具备同样神性。如果古兰经里所说的,是一群名为圣母教徒(Maryamites)的基督教异端,则证明这节经文并非针对三一神论者,而是一支异端。下面会再详细讨论。

这使人质疑,伊本伊斯哈格对从纳季兰来的基督徒并他们的信仰的记录有何根据。这群人也许是异端,如此伊本伊斯哈格声称“基督教义相信耶稣乃三位里的第三位”的说法就错误了,因为这邦“基督徒”根本不能代表整个基督教。又或者这故事根本就是杜撰的,为要证明穆罕默德与穆斯林说得对,并抹黑基督徒。

第二,如前所述,历代以来基督教从来没教导说有三位神、或圣父是三位的第三位,这是三神论(tritheism,即三位神祗成为一整体),而非三位一体-即位神,有三个不同却不可分割的位格(圣父、圣子、圣灵)。

第三,正统基督教从来没说耶稣是三一里第三个位格;祂是第二个位格,而圣灵是第三位格。(参马太福音28:19)

第四,穆斯林相信古兰经里的安拉相等于圣经里的父神,因他们不相信神子耶稣基督,也不信圣灵(穆斯林认为是天使加百列/吉卜利里)。这里生出一个问题,如果安拉真的等同父神,那么古兰经说基督徒相信父神是三位的第三位,这说法就是错的。基督教认为父神是唯一真神的第一位格,祂并非三位神祗里的第三位。

古兰经这说法实在错得厉害、令人尴尬,以至有的穆斯林故意扭曲译本,以掩饰错误。已故的阿卜杜拉优素福阿里(Abdullah Yusuf Ali)就是一例:

你们不要说“三位一体”。你们当停止谬说,这对于你们是有益的。真主是独一的主宰。(4:171)

妄言真主确是三位一体里之一位的人,确已不信道了。除独一的主宰外,绝无应受崇拜的。(5:73)

Morey博士论到阿里故意扭曲的版本说:

在这点上,古兰经明显错误,以致如优素福阿里等穆斯林一定得误译经文,才能掩饰错误!(同上书,页153)

已故穆罕默德阿萨德(Muhammad Asad)承袭这个扭曲经文的传统:

信奉天经的人啊!你们对于自己的宗教不要过分,对于真主不要说无理的话。麦西哈,(弥赛亚)尔撒(耶稣)—麦尔彦(马利亚)之子,只是真主的使者,只是他授予麦尔彦(马利亚)之应许[的实现],是被他创造的一个灵魂(wa ruhun minhu);故你们当确信真主和他的众使者,你们不要说:“神是三位一体。”你们当停止谬说,这对于你们是有益的。真主是独一的主宰,赞颂真主,超绝万物,他绝无子嗣,天地万物只是他的。真主足为见证。(古兰经4:171)

阿萨德从两方面扭曲经文。第一,他将阿拉伯词句ruhin minhu译作“被祂创造的一个灵魂”,以掩饰经文里“尔撒(耶稣)乃从安拉发出的精神”这说法。其实经文从没说耶稣被造。第二,他将阿拉伯文thalathatun译作三位一体,正如阿里的译法。下面一段经文比上面译得更糟:

妄言真主确是三位一体里之第三位的人,确已不信道了。除独一的主宰外,绝无应受崇拜的。如果他们不停止妄言,那末,他们中不信道的人,必遭痛苦的刑罚。(古兰经5:73)

如前所证明,历来基督教从来没教导说神(这里指父神)是三位一体里的第三位!神是一个永恒的存有,父神是三位一体里第一个位格。

第五,古兰经扭曲了关于基督位格的信仰,指摘基督徒说真主(神)、或安拉,就是基督。历代基督徒的立场是,耶稣是神,却没有说神是耶稣。前者的意思是,基督本质上具备完全神性,祂拥有一切作为神的条件,祂是神所是;后者却是说基督就是唯一的神。换言之,如果说神就是耶稣,就是说神只在基督身上显明,将父神和圣灵排除在外;或是说圣父、圣子、圣灵都只是一个神圣位格的彰显,因此基督是全部三个位格的彰显。这说法在初期教会时代被谴责为一个异端,称为撒伯流主义(Sabellianism)。

务求神学用词准确并非现代神学玩意,也非旨在争辩,更不是吹毛求疪,而是厘清正统基督教所持立场,指出歧异;其实早在穆罕默德时代之前已有此立场上的分别。正如穆斯林作者Neal Robinson论及一份古景教(Nestorian)资料时说:

…约成于公元550年的文本以这话总结关于三位一体论的讨论:“弥赛亚是神,但神不是弥赛亚”。古兰经只认同句子的后半部分。C. Schedl, Muhammad and Jesus (Vienna: Herder, 1978), 531页. (Robinson, Christ in Islam and Christianit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Albany 1991), 197页;黑体为笔者所加)

最后,古兰经假设,只有当真主(神)在肉体上生出耶稣,耶稣才是真主(神)和麦尔彦(马利亚)的后裔。古兰经的基本论据是,真主(神)没有妻子,所以不可能有儿子;就是说,耶稣若真是真主(神)儿子的话,麦尔彦(马利亚)必然是真主(神)的妻子:

真主创造精灵,而他们以精灵为真主的伙伴,并且无知地替他捏造许多儿女。赞颂真主,超绝万物,他是超乎他们的叙述的!他是天地的创造者,他没有配偶,怎么会有儿女呢?他曾创造万物,他是全知万物的。(古兰经6:100-101)

赞颂我们的主的尊严!超绝万物,他没有择取妻室,也没有择取儿女。(古兰经72:3)

谁若读过圣经、研究过基督教教义的话,都知道这说法无论对基督徒、对穆斯林而言都是亵渎、是侮辱。基督与父神的关系,纯粹是永恒的属灵关系,跟肉身繁殖完全无关。

Norman Geisler与Abdul Saleed曾论及这被严重扭曲的圣经教导:

圣经说基督是神的“独生子”(约翰福音1:18,另参3:16)。然而,穆斯林学者误以为这是肉体关系,以为是指真的生孩子。他们觉得,“生”是个肉身活动,他们相信这是荒谬,因为神是个灵,没有肉体。正如穆斯林护教学者Deedat说:“祂[神]不会生育,因为这是动物的举措,低下的性行为只有动物才会做,我们不以为神这样做。”伊斯兰思想里认为生就是创造,而“神不能创造另一位神…祂不能创造另一位自有永有者。”这类说法反映出穆斯林学者对基督作为圣子的概念的误解。从没有正统基督教学者相信“生”等于“制造”或“创造”。难怪达五德(Dawud)总结说,“从穆斯林的立场看,关于圣子从太初生出的说法是亵渎。”

然而,对于基督永恒圣子的身分,实在不必反应过敏,这毫无必要,也毫无理据。所谓“独生子”并非指从肉身而生,而是形容祂与父神的特别关系。正如圣经所说“头生的”(歌罗西书1:15) 是指等级,而非时间 (参16-17节) 。这句子可以像《新国际译本》(NIV)般译作“神‘独一’的儿子”,里面没有父神创造的含义,而是指永恒的父神与永恒的圣子的独特关系。就好像世上的父子关系独特,天上的父子的关系也独特。这并非指肉身生育,而是说圣子从永远源于圣父。正如穆斯林所说,真主(神)的话(古兰经)不等同真主(神),却从永远源于真主(神);基督徒也一样,他们认为基督是神的“话”(道)(4:171) ,永远源于祂。基督徒用“生”“本于”等字形容基督与神的亲密关系,而不是指肉体关系。

有的穆斯林学者将基督的圣子地位,与童女生子混为一谈,误解就更严重了。Nazir-Ali指出,“在穆斯林心目中,生出圣子往往等同于马利亚(麦尔彦)童女生子”…他们误将属灵关系当作肉体关系,难怪穆斯林抗拒圣父圣子永在的概念。(Geisler & Saleeb, Answering Islam: The Crescent in Light of the Cross [Baker Books, Grand Rapids MI; updated and revised, second edition, 2002], 263-264页)

有关古兰经认为神必须娶妻才能生子的论据,请读
http://www.answering-islam.org/Shamoun/filial_terms.htm

可见古兰经其实从没有提及、反对三一论,或主耶稣基督神圣等基督教教义,但经文却严重扭曲了基督教信仰。既然他们自己方经文并无提供实质证据,穆斯林又何必费工夫攻击三位一体呢?

古兰经与奉饼派(Collyridian)的关系

有的穆斯林想方设法,要找出一些基督教群体,能吻合古兰经对基督教教义的指摘,以掩饰其谬误。他们引述若干基督徒作者的资料,声称真有这样的群体存在。公元第四世纪的异端教派里有称为奉饼派的阿拉伯教派,以膜拜马利亚、奉她为神灵著称。穆斯林认为,这正是古兰经提及的教派。

这说法有好几个问题。首先,这是个早期教派,早已为主流教会指斥。第二,并没有证据显示,这教派在穆罕默德时代仍然活跃。

正如罗马天主教作者、护教家Patrick Madrid写道:

许多早期异端本质上都信奉三一神论和基督论,然而在很早的时候,却有一个隐秘教派奉马利亚为神祗。这运动称为奉饼派。

奉饼派的神学至今已不可考,早期教父鲜有提及这教派,甚至没有间接提及,我们只能知道概略情况,当时的作者甚至没提及这群体的领袖名字。从现存的证据,我们确切知道一件事:早期教会深恐信徒膜拜马利亚,或以任何方式,将只应归于神的敬拜(希腊文为latria)归于她。就是今日的天主徒,在面对同样问题时也会有同感。仔细考察奉饼派这异端,让今日天主教会谨记,我们应该尊崇马利亚,却永不可敬拜她(或任何受造物)。

奉饼派以敬奉马利亚著称,后来发展为“马利亚偶像崇拜”。这种错误观念,源于教会奉马利亚为永远童贞、神的母亲,和天国里有力的代祷者;只是这异端超越正统教会底线,有的信徒竟开始奉马利亚为神、敬拜她。

有关奉饼派的资料非常稀少,只知道她们在礼仪崇拜里向马利亚献饼为祭物。历史证据显示,公元300年期间,正统教会盛行尊崇马利亚(当时神学家称为hyper-dulia,这是希腊文,意指能授予受造物的最高尊荣),然而教会对于马利亚其人、并她在教会里的角色,却鲜有引起争论…奉饼派这异端很简单,就是拜马利亚。这与天主教会“不可拜偶像”的诫律背道而驰,同时亦违反了主的诫命。(出埃及记20:3-5) 这诫命不限于膜拜塑像,信徒不可以敬拜神以外的任何事物…有趣的是,反对奉饼派最烈的是萨拉米斯 (Salamis) 主教伊比法尼 (Epiphanius, 315-393)…他强烈反对奉饼派拜偶像的做法,因为他反对立圣像…

伊比法尼在护教著作Panarion(希腊文,意为《药盒子》[公元374-377])里批判他所留意到的超过八十种异端。他驳斥当时关于马利亚的两种极端思想:奉饼派(过分尊崇马利亚)与反尊崇马利亚派(Anti-dicomarianitism),这是当时一个阿拉伯运动,质疑马利亚的地位与美德,甚至宣称“圣马利亚在基督降生之后与男人─即约瑟─有性关系”。

奉饼派信徒大都是妇女,她们将天主教与异教女神崇拜混合一起。按伊比法尼记述,在“可怕而亵渎的仪式上”,她们装饰一个正方型的宝座,在上面铺上细麻布,再者,

阿拉伯地有些妇女从多拉基亚(Thracia)地区学来荒诞做法,她们奉无玷马利亚之名献饼为祭,然后分吃这饼。

伊比法尼重申马利亚(至圣、最完美的受造物,却仍只是受造物)与神的分别:

尊崇圣人不能过分…虽然马利亚的身体实在是圣的,但这并不是神;童女实在无玷、值得尊崇,然而神并没有将她赐给人敬拜。神藉马利亚道成肉身,但连马利亚也要敬拜神…可以尊崇马利亚,但唯独敬拜圣父、圣子、圣灵,不要敬拜马利亚…虽然马利亚至圣至美至尊贵,但永远不可敬拜她。

最重要的是:谁若敬拜马利亚或任何受造物,就是拜偶像,当受指摘。我们应当查考圣经,当约翰受试探要拜偶像时,天使斥责他;且看这段经文如何警告今日的奉饼派:

我就俯伏在他脚前要拜他。他说:“千万不可;我和你并你那些为耶稣作见证的弟兄,同是作仆人的;你要敬拜神。”(启示录19:10)

若有谁要拜圣母,恐怕圣母也会说一样的话。(Madrid, Any Friend of God's is a Friend of Mine: A Biblical and historical explanation of the Catholic Doctrine of the Communion of the Saints [Basilica Press, San Diego, CA 1996], 108-113页)

关于这个边缘小教派,Philip Schaff写道:

伊比法尼论到第七十八种异端时,指斥第四世纪末(367)在阿拉伯一种名为“反尊崇马利亚派”的异端,他们反对马利亚崇高无玷。但另一方面,在论及第七十九种异端时,他亦指摘阿拉伯当时一个名为奉饼派的异端,主要由一群狂热妇女为女祭司,奉马利亚为神祗,她们也许模仿膜拜谷神(Ceres)的方法,向马利亚献小块的饼(kollurivde)。伊比法尼指出,信徒只应敬拜神与基督。耶柔米(Jerome)写道,约于383年,有赫尔维乌斯(Helvidius)与约维年(Jovinian)引述早期教会教师如特土良(Tertullian)等著作,认为马利亚在基督出生后,与约瑟育有其他孩子。耶柔米认为这说法亵渎圣灵的殿,甚至将赫尔维乌斯比作破坏以弗所会堂的以罗斯特拉斯(Erostratus)。沙?加(Sardica)主教博诺苏斯(Bonosus)亦因为同样观点,被伊利里亚(Illyricum)地方众主教控告,而罗马主教西里修(Siricius)于392年同意这指控…

向马利亚祷求的先例,见于以法莲.西流士(Ephraim Syrus,379)向马利亚与众圣人的祷告,记载称这是叙利亚教会传统,但也许是作者弄错了也说不定。更确切的例子,见于拿先斯的贵格利(Gregory Nazianzen, 389),他在西彼廉(Cyprian)的悼辞上,提及犹丝汀娜(Justina)曾求马利亚保护她备受威胁的童贞,甚至自残以毁容,才躲得过年轻追求者(就是归主前的西彼廉)的爱欲。但另一方面,像亚他那修(Athanasius)、巴西流(Basil)、屈梭多模(Chrysostom)与奥古斯汀(Augustine)等人的许多著作,却从没有提及向马利亚祷求。伊比法尼甚至指摘敬拜马利亚这做法,认为奉饼派向圣母献祭是亵渎,能祸害心灵。关于敬拜马利亚的历史记载,至四世纪末仍是空白一片,足证这实在是外来观念,与原本的基督教精神不符,是尼西亚会议时期后的产物。(Philip Schaff, History of the Christian Church, Volume III, Chapter VII, “Public Worship and Religious Customs and Ceremonies.”)

他又写道:

这些信徒,大都属于四、五世纪激烈的教义论争里被逐出罗马帝国的教派,当中有亚流派(Arians)、撒伯流派(Sabellians)、伊便尼派(Ebionites)、景教派(Nestorians)、优?奇派(Eutychians)、神人一性说(Monophysites)、马利亚派(Marianites)与奉饼派/或马利亚敬拜者的影子。许多隐修士在赛尔博山(Mount Serbal)下的费兰谷(Wady Feiran)聚居,查士丁(Justinian)在西乃山脚为圣凯瑟琳修院(Convent of St. Catharine)奠基;从君士坦丁(Constantine)年代至1859年,最完整的新旧约希腊文抄本都收藏在那里。虽然沙漠区也发展出部分迷信、腐败的基督教派,但就是使徒保罗,在皈依后、准备出来传道之前,也在这地区待了三年。(Schaff, Volume IV, Chapter III, “Mohammedanism in its Relation to Christianity.”)

最重要的是,就算在穆罕默德时期奉饼派真的存在,然而这早已被普世教会谴责,古兰经竟集中讨论这样一个毫不重要的边缘教派,实在说不过去。再者,经文从没有定义、及/或驳斥三位一体论的官方历史教义,甚至也没有提及当时大多数基督徒真正信仰如何,这实在大有问题。

正如Geisler和Saleeb所说:

穆罕默德说:“麦尔彦(马利亚)之子尔撒(耶稣)啊!你曾对众人说过这句话吗?‘你们当舍真主而以我和我母亲为主宰’。”(古兰经5:119) 这更加深穆斯林对三位一体论的误解。

就算比穆罕默德早数百年的基督徒,也会指斥对基督圣子角色如此糟糕的理解。基督徒作者赖坦谢(Lactintius)在306年写道:“谁听见‘神的儿子’一词时,可别以为神会与任何女性结婚,结合而得子,千万不要有这样邪恶的想法;只有具肉体、会死的动物才会这样做。”再者,“神既是独一的,还能跟谁结合呢?既然祂如此大能,可以随意做任何事,就不必靠伙伴的帮助才能创造。”总言之,穆斯林抗拒基督为神子的身分,是建基于误解,他们不理解基督徒称耶稣为神子这概念的真正意思。这里所说的“儿子”只形容其角色形象(正如阿拉伯文的ibn),而非肉体关系(好像阿拉伯文的walad)。(Answering Islam, 264-265页)

如此误解,就好像今天有人写关于穆斯林和伊斯兰时,以为他们相信安拉其实是黑人,只是以一个名为法德.穆罕默德(Fard Muhammad)的白人形象出现;而白人都是邪恶种族,由名为阿古柏(Yakub,伊斯兰世界Nation of Islam的官方信仰)的邪恶科学家所创造云云。以上全是一派胡言,根本没有提到正规伊斯兰教导。

最后,若古兰经经文真的只针对那个边缘教派的话,那就是说,经文其实并没有指斥至圣至宝的三位一体神论。

古兰经与收养说异端(Adoptionist)

古兰经教导说,基督徒相信真主(神)与麦尔彦(马利亚)发生关系,在肉身上生出耶稣为子;这说法全然错误,但仍有穆斯林试图否认这点。基督教护教作者Matt Slick撰文论〈古兰经对基督信仰之理解〉,一位穆斯林陈虎(Tiger Chan)就曾回应道:

关于基督徒的信仰,古兰经岂不是这样教导吗?里面说:尔撒(耶稣)在字面上、生理上是“真主的儿子”,且看经文说:

wa qalu ittakhaza Ar-Rahmanu walad(an)
他们说:“至仁主收养儿子。(古兰经19:88)

阿拉伯文的单数动词为ittakhaza,有“收纳、收养”之意(据Hans-Wehr Arabic-English Dictionary),ittakhaza一词并没有“生”的意思。

据阿拉伯辞典说,Al-Mu'tamadLisan-ul-Arab转变而来,在阿拉伯字汇里,ittakhaza一词有ittakhaza fulan(an) Sadeeq(an)的说法,就是说,他收纳了谁谁为朋友。因此ittakhaza在阿拉伯用语里,是“收纳”而并非“生”。

古兰经说的是,相信三位一体论的基督徒认为真主(神)“收养了一个儿子”。根据三位一体神教义,神有三位格…圣父、圣子、圣灵,三者无论在本质、属性上都平等。圣父“收养”尔撒(耶稣)为“子”,所以尔撒(耶稣)称为“圣子”,真主(神)称为“圣父”。这神圣关系,让(收纳)三位格为圣父、圣子、圣灵。

古兰经的意思是,ittakhaza一词指出,真主并没有收养什么成为儿子的身份。19:88已否定了三位一体神教义,否定了任何形式的圣子角色。古兰经并不是说,基督徒相信尔撒(耶稣)是真主(神)身生的儿子;经文是否定任何与真主(神)联系的所谓父子关系。另一节经文足证这点:

wa qaalat Al-Yahoud wa An-Nasara nahnu abna'ullahi wa ahibba'uh
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都说:“我们是真主的儿子,是祂心爱的人。”(5:18)

古兰经5:18岂是说,犹太人与基督徒相信他们是真主身生的儿子?当然不!经文是说,将任何形式的父子关系联系到真主身上,都是错误的、可恶的。意思是,说尔撒(耶稣)是“真主的儿子”是错误的,僭越了真主的神圣伟大。真主不需要儿子,祂只想所有受造物作奴仆,好像我们有Abdullah,就是真主的仆人。Ibnullah─即真主的儿子等说法,是不为真主接受的。

回应:

陈先生的论点,正好证明我们前面的说法,就是古兰经其实并没有指斥历代基督徒的三位一体神观。作者基本上证明了,古兰经只否定了另一种基督教异端,称为收养说。这异端教导说,基督在历史上某个时刻为神收养,成为祂的儿子;基本上,当基督在世时,神在某时刻收养、或“收纳”祂为子,一般认为这发生在耶稣接受约翰洗礼的时候。

有一节古兰经文似乎支持陈先生的立场:

难道他从自己所创造的众生中收养女儿,而以男儿专归你们吗?(43:16)

经文写道,安拉并没有收纳雌性受造物为女儿;“收养”这动词指真主(神)从受造物中收养人。作者引述5:18足证这说法,经文认为犹太教徒和基督教徒相信,他们藉着立约关系,被真主(神)收养成为儿女;他们没有相信他们是真主(神)与一个妻子藉性关系所生而成为真主(神)的子女。

也许这解释了为何安拉反对穆斯林收养小孩:

真主没有在任何人的胸膛里创造两个心。你们的妻子,你们把她们的脊背当做自己的母亲的脊背—真主没有把她们当做你们的母亲,也没有把你们的义子当作你们的儿子。这是你们信口开河的话。真主是说明真理的,是指示正道的。你们应当以他们的父亲的姓氏称呼他们,在真主看来,这是更公平的。如果你们不知道他们的父亲是谁,那末,他们是你们的教胞和亲友。你们所误犯的事,对于你们没有罪过,你们所故犯的事,就不然了。真主是至赦的,是至慈的。(古兰经33:4-5)

似乎作者基于这立场,认为既然安拉不收养人,穆斯林也不应收养小孩!

然而基督教其实从没教导说,神藉收养的方式认耶稣为儿子;基督教认为,基督一直都是神的儿子。因此,陈先生实在只证明了,古兰经仅仅指斥某个基督教异端,他们误以为耶稣是人,在某个时刻被神收养。所以,若陈先生所言属实,那么古兰经实在并没有反对基督教的三位一体神教义,只是指斥异教的乖理。

陈先生认为ittakhaza这动词没有“生”的意思,其实这说法不对。他写道:

ittakhaza真有“生”的意思吗?古兰经有这样一节经文:

wa annahu ta'alaa jaddu Rabbina ma ittakhaza sahibat(an) wa la walad(an)(72:3)

若这里ittakahaza有“生”的意思,上面的经文可译为“赞颂我们的主的尊严!超绝万物,他没有生妻子,也没有生儿女。”在这节经文里,将ittakahaza译作“生”是非常荒谬的!正确译法应为:“赞颂我们的主的尊严!超绝万物,他没有收养妻室,也没有收养儿女。

重要的是,古兰经并没有说,基督徒相信尔撒(耶稣)是真主(神)身生的儿子。经文只是排斥任何与真主联系的父子关系。这类问题往往因为翻译所致,因为许多穆斯林太倚赖译本,不看原文,才会弄错了。

回应:

陈先生的论点实在自相矛盾。他写道,若将“择取”(take)一词解作“生”,是很荒谬的,因为这译法使经文变成安拉会“生”妻子。但陈先生的解法,使经文意思变成,安拉会“收养”妻子!

在英语里我们可以说,“我先去考期终试(took an exam),然后拿(took)起相机拍(took)些照片,再乘(took)车到婚姻注册处娶(took)我高中时的女朋友为妻”,甚至可以在一个句子里用一个take字表达不同意思:“I took a wife and my final exam on the same day (娶妻子那天我也参加了期终试)。”无论在英语或阿拉伯语里,这动词有多种含义,关键在于上文下理,与被“择取”(taken)的宾语。

因此陈先生的例子,并不能抹杀经文指安拉在肉身生子的可能性;若安拉有妻室的话,那么祂一定跟女人结了婚。同样地,古兰经认为安拉唯有娶妻才能生子,所以“择取”这动词并不能证明,经文没有指涉肉体关系。反而,古兰经的上文下理显示,动词“择取”指安拉藉性关系得子,就是说,安拉唯有与妻室繁殖才能得子。但既然安拉没有妻子,不会有性关系,所以没有、也永不会有儿子。

我们的确同意陈先生一个观点。古兰经否认安拉以任何形式得子,无论是身生的、或是属灵的,因为经文误以为祂必须与妻室发生性关系才能得子。

这篇文章是翻译自Sam Shamoun的在线文章 ‘The Quran and the Holy Trinity’
http://www.answering-islam.org/Shamoun/quran_trinity.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