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一切阻碍的文学工作 |
|
在1940年代末出版的《亚洲之上的十字架》(The Cross over Asia)一书中,斯蒂芬?尼尔指出,对这一地区的基督教差会来说最迫切的任务就是基督教文学作品的出版和宣传。尼尔说,「亚洲的圣经翻译琳琅满目,但在许多语言中,仅此而已。」42 东土耳其斯坦差会明白到这种需要。1912年,一文学委员会被委任成立了,它一直活跃於整个差传时期。委员会由三名成员组成,加上一名印刷总管作为当然的顾问成员。委员会的任务不但要写书或翻译书籍和册子,而且还要求去核对别人写的东西和负责全体大会的文稿工作。 在文学工作方面,宣教士得到了能干的亚洲人无价的帮助。奥斯卡?安德森提到其中一个帮助过马格纳斯?拜克伦德的人,他叫凯德?阿孔德(Kader Akhond)。他非常精通阿拉伯语、波斯语和其他几种突厥方言。44 如果没有印刷所,文学事工就不会取得任何大的成就。没有另外一个让宣教士们可以印刷他们作品的印刷所。 就在1893年斯德哥尔摩的全员大会上,决定为东土耳其斯坦配置一台印刷机。然而,这个决议并没有付诸行动,1897年,荷伯格给董事局写了一封不耐烦的信,提醒董事局执行这个决定。45可是直到1910年,差会董事局才再次认真地讨论起这个问题。46现在这个决议终於付诸实行了。 运输像印刷机这样的一件笨重的大东西翻山越岭是冒险的事情。印刷机被尽可能地拆成各个零部件,分别给马群背上。除了一滚轴断掉了之外,其他一切都安然无恙,坏掉的滚轴可以在到达目的地后让宣教士修理好。47 1912年,差会的印刷所装配好了,可以工作了。里面的机器包括一台高速印刷机、一台辅助印刷机、一台切割机、一台装订机和相当完全的印刷活字,既有突厥文字又有拉丁文字。48在印刷少量的一些欧洲作品时可能要用到拉丁文字。为了能服务俄罗斯领事馆的人,还购买了一些俄罗斯文字体。49当需要汉字时,就用木块雕刻出来。50印刷所还包括一个装订车间。 差会印刷和出版了一些世俗的文学。在印刷机运来之前,传教士就已出版过一些作品。比如供他们自己培训用的教材就必须自己制作。如上面已经提到过的,是马格纳斯?拜克伦德开始的这项工作。在他驻扎工场的短暂时间里,他为一本语法书奠定了基础。而且他还为一本词汇书收集了6000个单词。 拉奎特延续和拓展了拜克伦德的工作。他出版了一本英文版的东突厥语语法,就叫《东突厥语文法》。它的三大册於1912-1914年在柏林的东方研究社印刷。拉奎特还编写了叶尔羌和喀什葛尔的东土耳其斯坦方言。这本书在芬兰叫做Société Finno-Ougrienne的科学协会印刷和出版。51 1927年,拉奎特最终出版了英语-突厥语对照词典。52 印刷所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将目前已经手写好的教材印刷成书。拉奎特编写了一本拼写课本,奥斯卡?安德森编了一本算术课本和地理课本。20世纪过了一些年之后,差会获得了一台复印机,这样手写的资料就可以直接复印了。53 印刷机对於文学活动来说起到了革命性的作用。手写的课本得到修订和及时快速的印刷。新的科目也被添加。 特别受群众青睐的就是拉奎特编辑的东土耳其斯坦日历。日历从1909年-伊斯兰历1327年-开始出版。印刷所开张之后,这本历书被广为散播。并列一起的包括基督教历法和穆斯林历法。每一日还摘选了一段特殊的圣经经文。1920年代初在拉奎特离开宣教工场的时候,日历的编辑就由艾伯特、赫尔曼森和罗伯兹接手。54对差会印刷所的活动感兴趣的戛纳?嘉林提到说印刷所印刷了许多解决实际问题的小册子。有一本册子是讲如何对付生冻疮的。55 宣教士们还翻译了一些更广泛的文学作品,在喀什葛尔印刷和出版。这些出版物其中就有亨利克?显克维奇(Henryk Sienkiewiczs)的《君往何处》(Quo vadis)和塞尔玛?拉格洛夫的《在殿中In the Temple》(《基督传奇Legends of Christ》的一部份)。1970年在莫斯科向语言学家的一次演讲中,嘉林提到了这些出版物,指出这些书籍现在成了文献目录上的稀有品。56《在殿中》翻译完之后,塞尔玛?拉格洛夫给艾尔伯特写信说,「我十分感谢你们了不起的翻译工作,我会好好珍藏这些翻译稿的。诚挚感谢的塞尔玛?拉格洛夫。」57 在宗教文学作品方面,圣经翻译自然占据了首要的位置。这件事情在本书的另一部份有详细的叙述。其他宗教作品的出版在印刷所建立之前很长时间就开始了。拉奎特、拜克伦德和荷伯格写了各自的圣经手册。 随著印刷所的建立,大范围地散发小册子成为了可能的现实。仅在1917年差会25周年纪念活动上,小册子的印刷就达到了30000份。58除其他人之外,中国内地会的宣教士亨特曾几次拜访瑞典的宣教士,每次总收到一些册子。59 印刷机似乎为文学事工扫除了一切障碍。然而有两个问题仍然存在。一个是许多人不认字。这个问题经常通过一个识字的人大声读给他人听来解决。另一个问题当然是这个事实,就是许多人并不想跟差会的文学东西有任何接触。人们有时会撕掉或烧掉圣经册和宣传册。为防止这个,传教士们很少免费分发他们的书册。通常人们得花钱买它们。这样它们就有希望发挥更大的价值,不会被人乱弃乱毁。 赞美诗集是印刷所最重要的作品之一。第一集歌曲是拜克伦德创作或翻译的。早年的时候,用的是手写的歌集。荷伯格也早早地尝试过翻译歌曲,但不一定成功。有一次他将「和平之王」翻译成了「光头王子」。还有一次他想在歌曲里表达「与主独处」的喜乐,但选择的用词导致意思成了想找个解手的地方。60 1913年,包含33首歌的赞美诗集可以印刷了。61这本诗歌集在宣教工作中成了极有用的宝贝。人们喜欢在做礼拜的时候唱歌。清真寺里是没有歌声的。歌集还满足了另一种需要:它可以作为识字培训的教科书。和其他出版物一样,传教士们尽量避免使用陌生的词语和句子,尽可能地写得像突厥人那样地道纯正。 42 Neill,1950,192页 45 H?gberg致Ekman,1897年5月17日 51 Lundahl,1917,488页ff 55 嘉林在1975年1月1日刊Svensk Veckotidning上的文章,和嘉林的访谈。嘉林打算很快对差会印刷所印刷的所有书籍和资料出版一本完整的书目。 56 Jarring,1970 58 Palmaer,1942,202页 61 T?rnquist,1928,471页 |